圖為調解現場。
中新網內蒙古新聞11月15日電(馬丹妮)“調解就要換位思考,做將心比心的中間人!币粡堊雷、一張嘴、一個本本、一雙腿,姚交其不僅是群眾信賴的“貼心人”,也是親友口中的“大忙人”。
“基層的矛盾糾紛多數都是從小的口角或者誤會開始的,如果在發現之初就主動介入,溝通調解,就容易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姚交其告訴記者,只要有糾紛,他就會及時奔赴現場,把當事人真正的訴求、爭議焦點、矛盾根源摸準,再尋求解決矛盾的最佳突破口。
記者了解到,之前大佘太鎮南昌村村民焦某和村里的鄰居因為場面歸屬問題,一度矛盾激烈,并發生肢體沖突。姚交其知道后趕到現場進行調節。但調解之初雙方各執一詞,互不退讓。姚交其在面對當事人的抱怨和言語中傷時,立刻將二人分開進行談話。經過他不辭辛勞耐心細致的工作,當日深夜,雙方秉承依法依理、互諒互讓的原則,簽訂調解書,雙方握手言和。
“老百姓是最講道理,最通人情的,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每一位來到調解中心的村民滿意而歸,是我們人民調解員最大的價值!苯刂聊壳,姚交其受理調解矛盾糾紛62起,已解決58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