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網站上就可以看到招標信息,也可以直接在網上投標,整個流程都能在線上完成,而且全程留痕不可逆,既方便快捷、又公開透明!眱让晒拍稠椖客稑似髽I負責人李先生說。
走進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交易大廳,產權交易、招標采購等項目的最新數據在電子大屏上一覽無余。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自成立以來,截至9月,已累計完成產權交易和陽光采購項目宗數51833宗,成交金額1419億元,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降本節資達173億元。
一體化融合,構筑“不能腐”屏障。
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2002年成立,是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自治區唯一依法設立的綜合性產權交易機構。在打造陽光交易市場和采購平臺的同時,助力自治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構筑“不能腐”的機制和屏障。
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規范化、陽光化開展各類交易業務是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職責所系,交易系統直接與國家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等有關部委和自治區相關部門監測系統對接,依法獲得國家相關部委和自治區相關廳局授予的多項資源和資產要素交易資質,在“陽光交易”中匯聚融通,時刻以“規范”為生命線,獲得國家及自治區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廣泛好評。
“規范+創新”雙輪驅動為高質量發展賦能。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全力建設覆蓋全區各盟市的落地服務體系,構建了農村牧區、環境能源、金融資產、行政事業資產、混合所有制改革、大數據、文化旅游體育、陽光采購等領域的15個專業子平臺,擁有自治區最大的產權交易項目庫。項目類別涵蓋企業股權,房產、車輛等實物資產,金融資產、抵債資產和債權權益,特許經營權和文化旅游體育資源,礦業權、土地使用權、農村牧區產權等資源性產權,溫室氣體排放權等環境能源權益,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和權益等30余類交易品種。此外招標采購類型也擴展至工程、貨物、服務等方面,成為了自治區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資源要素流轉和配置市場平臺。
數智化支撐,促進“陽光交易”。
“雙方將在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交易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優化科技成果市場供給!6月13日,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與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科學研究所簽署合作協議,通過運營的內蒙古科技大市場為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科學研究所等市場主體提供政策咨詢、成果展示、技術評估、掛牌交易等專業化服務,促進技術需求與供給精準對接、高效轉化。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依托內蒙古科技大市場持續搭建院所與企業技術需求、產業發展需求渠道,推動自治區范圍內科研成果的有序流動和轉移轉化。
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打造了數字化、智能化交易平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讓交易在陽光下進行!皟让晒女a權交易中心設立內蒙古蒙科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受托運營內蒙古科技大市場,承擔技術成果轉化、產權交易、科技綜合服務、科技金融服務、項目孵化等職能。同時,搭建內蒙古技術產權交易平臺,為全區近1000名技術經紀人、50家科技服務機構尋找供給和需求提供了科技服務平臺!眱让晒琶煽凭劭萍及l展有限公司綜合部負責人徐鑫柱介紹。
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數智化賦能”實現平臺交易流程透明化,并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數智化交易服務。截至目前,該平臺已征集成果605項、需求112項、各類專家超2000人,舉辦52個科技成果線上線下推介活動、掛牌科技成果詢價項目81宗、成交金額近700萬元,組建了18家科技服務機構聯盟,與東北“三省一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構成立戰略聯盟,參與沿黃流域技術轉移協作網絡以及技術經理人高質量發展聯盟,發揮了加速聚集科技創新資源、發揮平臺總窗口成果轉化橋梁紐帶作用、打造全區科創資源“一張網”、搭建供需對接交易“大平臺”的功能作用。
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堅持全媒體信息披露,秉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按照“統一規則、統一系統、統一操作、統一監測、統一信息披露、統一網上交易”的產權市場“六統一”要求,確保陽光公開,讓國有資產在產權大市場中充分展現價值。通過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牽頭建設的聯通全國的互聯網產權交易云平臺、協同全國產權交易機構的異地同步掛牌系統、“水平+垂直”的全媒體信息矩陣、“18萬+”的投資人資源、中介機構信息網絡等信息披露渠道,將自治區的資產、資源輻射到全國乃至全世界,實現陽光交易。
資產“流動” ,助力國有資產“存量”變“增量”。
數字化技術“搭臺”,優質化服務“唱戲”,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聚焦服務“盤活存量資產”和國有資本優化配置的職責使命,充分發揮“三公”平臺效能,助力國有資產“存量”變“增量”。
根據2022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和財政部《關于盤活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按照自治區關于盤活存量資產、節約集約、“兩個基地”“五個大起底”等工作部署,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積極開展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行政事業單位等各類市場主體的存量資產盤活工作。特別是對照全區各盟市、各單位的存量資產摸底臺賬,根據項目實際情況,靈活采取不同方式進行盤活!氨热缭诮煌、能源、市政、生態環保、倉儲物流等重點領域,我們通過轉讓、出租等市場化方式進行盤活;對收費公路、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具備長期穩定經營性收益的存量項目,我們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盤活!眱让晒女a權交易中心宣傳與對外合作中心主任孫偉說。
通過產權交易、資產置換、聯合整合等方式,盤活國有企業長期閑置的存量資產,整合非主業資產,提高資產運營管理效率,成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范債務風險、籌集建設資金、優化資產結構、促進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截至目前,累計完成各類盤活存量資產項目超22000宗,成交金額273億元,增值金額20億元。
“靶向精準”,助力國企提質增效。
規范、務實、創新、求精……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提供全方位、全產業鏈條、全流程的產權交易服務,“靶向精準”助力國企提質增效。
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傾力打造內蒙古生態環境資源交易平臺,緊緊圍繞自治區生態資源轉化需求,積極推進林草碳匯項目和產品開發,形成了以林業碳匯為核心,包含自然生態資源交易在內的服務產品和服務體系,促進自治區生態產品市場交易體系建設,助力我區從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雙向轉化。截至目前,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已累計掛牌成交碳匯118萬余噸,成交金額2872.1萬元,增值金額545.78萬元,為激發自治區綠色發展新動能,構筑北方生態屏障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改革成效充分釋放,行業影響力顯著提升,項目競價率、增值率、節資率等指標達到全國同行業先進水平,榮獲全國產權交易機構綜合評價“十強機構”,成為北方地區(長江以北地區)首家入選“雙百企業”的產權交易機構。(內蒙古日報 孫偉 秦榮)